南方八字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889|回复: 1

[杂谈] 四柱命理学与心理医学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3-28 19:21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俗话说得好:心病还需心药医。心病即心理疾病,心药指心理医学。中医病因学中的七情: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志变化,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。人类的七情本来是人类生活中的自然流露。然而,若是七情过度,则就会形成心理疾病。心理疾病将势必变化成生理疾病。故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悲伤肺,恐伤肾。”
1 z9 q6 e7 T( P. [! I
: j+ A  B3 ~3 I7 u- d  随着经济的发展,使得人类对经济利益的适求也越来越显得重要,几乎到了一切都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地步。于是,人的日常生活节律紊乱,使之人体的生物节律也就自然受到干扰,人体的七情变化也就自然失去平衡而引发心理病症,继之又导致生理疾病。 , Q& W! W7 S, |! U5 ^
. d' `" R/ x) E" B8 N) v1 l
  如:成功者的过喜而伤心;失败者的过忧过悲而伤肺;无奈者、理想者的过思过忧而伤脾;不满者、自命不凡者的过怒而伤肝;贪者、妒者、罪者的过恐过惊而伤肾。
5 Q" ]; U5 T6 N+ T' t4 n# \# M) J# E! z) U* K; W' N
  第一节 医者更应是心理学者
! h% W  i; S1 G6 s
( z4 J- A. p. a6 n8 O, S# x7 F) E/ p  李时珍说:“欲为医着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三者俱明,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。不然,则如无日夜游,无足登涉,动致颠殒,而欲愈疾者,未之有也。”所以作为一个医生,不但要“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”及精湛的医术,更应该要“中知人事”,便才之“可以语人之疾病”。否则,要想真正治愈患者疾病,而“未之有也”。
8 I. z( g" p+ B
& l6 O3 E6 R+ O2 u+ H  “中知人事”,就是要求医者要了解和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,要明白患者的精神世界里怒什么?喜什么?思什么?悲什么?恐什么?忧什么?惊什么?为何怒?为何喜?为何思?为何悲?为何恐?为何忧?为何惊?故“中知人事”就是先贤李时珍要求医者首先是一个心理专家,然后才是一个医生的教诲不应遗忘。
0 y: ^: y: t. w6 p( {, T: h
8 D+ J9 y0 i, w9 P" ^  L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:慢性非传染性疾病(如癌症,糖尿病,动脉硬化等)是由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而生成,内因占15%,外因占85%;外因中,社会条件占10%,医疗条件占8%,气候,地理条件占7%,而生活方式占到60%。由此可知:人体疾病的形成,占60%的病因的生活方式却是人的心理因素决定的。因为,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,就会形成什么样生活方式习惯,久而久之,日积月累,便成为致人疾病的病因。因此,世界卫生组织为了人类的共同健康,为防治人类的不治不症,于1992年提出“维多利亚宣言”------合理膳食,适量运动,戒烟限酒,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。
  d5 L3 d$ d5 [: q5 f  g+ I: c$ `, `. s2 Z
  在现实生活中,凡人都会有心理不平衡的因素,因为这是人的七情六欲所造成的。而对病患者来说,其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则更严重,因为病患者均害怕自己的疾病变严重,所以,医者治疗患者,其决定性因素乃是医者要先医患者的心理,其次才是医患者的生理疾病。   ]( v# {0 u1 r7 Y
) Z. `3 y+ l- W" _2 h+ S
  因此,医者不只是治患者疾病,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患者的心理,启迪患者的心扉,驱除患者的疑虑,安慰患者的心灵,鼓起患者的信心。只有这样,患者的心理健康了,则患者的生理疾病也会自然随之减轻。于是,大病化小病,小病化无病皆大欢喜。' ?0 U! A4 y( T' A6 u3 y
( @9 A) p% ?* i* x' ^& U
  第二节 四柱命理学是心理医学之根
. l( F0 ?" A- d3 f% u7 ^# @4 k: E7 Q" @! k
  《易传·系辞上》说:“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。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。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” . w: |+ b: [1 Y- c/ I
! L8 p& S9 `- o2 L" G
  此简单41个字,就是古圣先贤告戒人类最佳的心理平衡术之经典大论。 ! B- M; X5 `' y% w5 v

% v3 |  K& I" `: i$ q  第一,“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”,是告戒人类要了解天地自然之理,要清楚明白天地自然之理与人之自然之理无有别样,故告人类应有自然之心,才不会违背自然之理。
" |5 O! [- H6 k2 J1 R% I6 a3 T5 F# |% f9 m
  第二,“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”,是告戒人类要知道了解自然界之万物规律,只有这样,人类才能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,人类才能得到自然界源源不断的、无有穷尽的物质和财富的恩赐。故告人类应有平衡心理,平常心理,平等心理,才能防止私心太重、贪心太大之人的扭曲心态。
. M( i' k/ w# k  D3 \5 J. L& z& p6 h7 h+ Q; D
  第三,“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”,是告戒人类应坚持真理,不要是非不清,不明事理而随波逐流;告戒人类要坚持正义,做到出淤泥而不染,做到威武不能屈,富贵不能淫,做到能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一切丑陋现象。坚持真理和正义的前提条件是:人,不但要了解自己的生命规律特征,而且还要了解别人的生命规律特征,知己知彼,才会在人与人的交往共事中“旁行而不流”。故人类应有真实心,正义感和知足常乐的心态去为人处世,则自然可以预防人生中过度的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情伤身。 7 Y7 d8 Q+ u0 I' m9 t, B
7 u) z* e/ o6 d# N5 Z" X
  第四,“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”,是告戒人类要忠诚老实,厚德守信,常存善良慈悲,仁爱天下众生。故人类应有忠心,真诚心,道德心,善良心,慈悲心,仁爱心,则“自强不息”又“厚德载物”,“仁者爱人”而“仁者寿”。
7 @+ o9 s1 ?8 P
8 u# H) ]; {- ]" h, x. J  ~* U  圣人孔子说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”
- ?  _$ _" _" E) X0 |* J. E* a1 x& t, t4 [/ x
  何谓命?命就是自己人生过程中的生、老、病、死之自然规律。 ) r2 `1 }8 D" `  U/ R& S& u
( A" \, W6 v" F6 V" ~
  何谓君子?就是能了解和把握自己人生过程中生、老、病、死自然规律的明白之人。 9 _2 r7 v% D$ F7 w, W% x
2 H2 _  C# L' y; l9 l6 U- f8 ?0 u
  相由心生,命由心造。所以,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生命规律,就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命运,才能让自己的心灵美好,才能使自己的自然心、平等心、真理心、道德心、仁爱心……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(《大学》)。”故成功者不过喜而心神自定;失败者不会悲而肺气自如;理想者不偏离正确的思维,则“后天之本”脾气的运化神功永恒;不满者能知足常乐,又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,则制怒而不伤肝;各个深明大义,人人通晓明理,则无贪、无妒、无罪之私欲,故不生惊恐之心,则先天之本肾气无损。此五脏之根和合,则六腑、十二经脉及各组织细胞之精、气、神自足,使之“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 * p+ g+ `/ Y6 B$ e

+ u5 ?# z/ B/ e  由此可知:知命懂命,改造命运,平衡心理,非四柱命理学不可也。故四柱命理学是心理医学,是最先进的心理医学。亦不为过矣。
0 a2 u7 k' W2 s0 @! Y2 A& B. I: x; @& o4 D7 x$ e
  第三节 四柱命理学与心理研究
3 J' o9 D9 r% f1 g* K# C2 q, @; q8 A7 w' N
  人,有什么样的性格,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特征,故人的心理平衡与不平衡,主要是由人的性格所主宰。所以,研究人的性格,就能了解人的心理,能够告知自己在为人处事之中,不致因不顺心之事之人而过喜、过怒、过思、过悲、过恐。 " |' T2 G. [5 k+ |1 i) ^# W0 J
( ?1 I; g. ]- W8 |6 m
  四柱命理学研究人之性格,探讨人之心理,虽以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干支来分析,但其参照物却是以自然界中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自然物质为特性。同时又运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和地理方位为度。 ! J; M- {, T3 x

" C1 H0 G7 f- g& y, l# m2 E/ }* r  《滴天髓·性情》说:“五气不戾,性情中和;浊乱偏枯,性情乖逆。五气在天,则为元亨利贞;赋在人,则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之性,恻隐羞恶,辞让,是非诚实之情。五气不戾者,则其存之而为性,发之而为情,莫不中和矣,反此者乖戾。
1 X- r  y5 x" g2 ?# j2 R$ q) V: [$ U4 ?9 ^+ U% ^: t% b: x
  “五气者,先天《洛书》之气也。阳居四正,阴居四隅,土寄于艮坤,此后天定位之应。东方属木,于时为春,于人为仁;南方属火,于时为夏,于人为礼;西方属金,于时为秋,于人为义;北方属水,于时为冬,于人为智。坤艮为土,坤居西南,以火生土,以土生金也;艮居东北者,万物皆主于土,冬尽春来,非土不能止水,非土不能栽木,犹仁、义、礼、智之性,非信不能成。故圣人易艮于东北者,即信以成之之旨也。赋于人者,须要五行不戾,中和纯粹,则有恻隐,辞让,诚实之情;若偏枯浊,太过不及,则有是非、乖逆、骄傲之性矣。” / K$ n' w' `  X. W/ D8 w; g

, j7 X( z" B) L& D8 K& s4 k! o% w  由此可知:人之心理,乃性情所主;人之性情,乃天地阴阳五行之气,五方之气,四时之气所共同主之,此自然之理也。
" X8 M, r$ q7 S. A- j3 v
: c, m& {2 M2 e4 @6 ?  一 木主仁
" |8 G* g( {0 ^& l# m; o3 d$ i) Q+ o
  《三命通会》说:“东方震位,木号青龙,名曰曲直,五常主仁,其性直,其情和。旺相:主有博爱恻隐之心,慈祥恺悌之意,济物利人,恤孤念寡,直朴清高,行藏慷慨,语句轩昂,此则木盛,多仁之义。休囚:拗性偏心,嫉妒不仁,此则木衰情寡之义也。死绝:则悭吝陋啬,行坐不稳。” - e5 X  ?4 k! C3 T' {/ ~2 c6 O
- ?4 q' R7 c4 Y* i; E& E  S
  在命理中,若日主喜木者,则自然禀赋木气旺相之性情和心理。故与此类人相处共事,应尊其为领头人,则受益良多;若是遇见木气休囚、死绝之人怎么办?则最佳的平衡方法是去绿色环境之中交谈、交流、交易,此必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。这就是用环境和颜色平衡心理的方法,这就是自然力量的神功(即补木气的方法)。 & q! \- X& `( \

& k6 q% L9 E# z, h! P: M. u2 h' w( w# F  二 火主礼
' p+ N( I' u& m" Y* J9 o0 _6 k
" ]& C0 @1 X/ i- ^  《三命通会》说:“火属南方,名曰炎上,五常主礼,其性急,其情恭。旺相:主有辞让端谨之风,恭敬谦和之义,威仪凛冽,淳朴尊崇,精神闪烁,语言急速,性燥无毒,聪明有为。太过:声情焦急,摇膝好动。不及:诡诈妒毒,言语妄诞,有始无终。” 3 q6 E) q1 L6 @

7 x# C! h7 m6 x: K. v  在命理中,若日主喜火气,则自然禀赋火气旺相之性情和心态;故与此类人相处共事,就会永远无拘无束;若遇火气太过之人,最好是在有水的环境之中商讨公私二事,则事半功倍(水克火),若见到火气不及之人,则就择明亮的绿色环境中去进行交流,使之达成共识(木生火)。 * S2 }. P. I" O  y3 B
' Y' P3 J' K9 O' @
  三 土主信
0 W' r4 N2 l; h  T+ k) J' {9 ?2 j9 E, ]9 a8 m" s" ?
  《三命通会》说:“土属中央,名曰稼穑,五常主信,其信重,其情厚。旺相:主言行相顾,忠孝至诚,不爽期信,度量宽厚,处事有方。太过:则执一古朴,愚拙不明。不及:事理不通,很毒乖戾,不得众情,颠倒失信,悭啬妄为。”
( V% P2 [, u" b( P, j- P; Z. F  d& ?) \  B4 m  G2 V  u4 ^  Z
  在命理中,若日主喜土气者,则自然禀赋土气旺相之情操,故与此类人相处共事,可以放心大胆,高枕无忧;若见土气太过之人,则相约去到开阔的森林之中商讨人生或事业,亦可使双方受益(木克土);若遇到不及之人,则可在开阔的田园之处进行开导,可启迪土气不及之人的心胸宽广(补土气)。 0 ~3 g% [( e, J3 _4 x3 s

' z5 O+ M4 X3 \/ i; U  四 金主义 $ h5 R0 P! N  x) `; }. t! ]
: |; a+ a1 K6 u0 n: c, n
  《三命通会》说:“金属西方,名曰从革,五常主义,其性刚,其情烈。旺相:则英雄豪杰,仗义疏财,知廉耻,识羞恶,骨肉相应,体健神清,声音清亮,刚毅果决。太过:则好勇无谋,贪欲不仁。不及:则悭吝贪酷,事多挫志,有三思,少决断,刻薄内毒,贪淫好杀。” 9 d8 c' J7 \. a! @4 l" @8 J
" Q! e( S( h; x1 i# J) f
  在命理中,若日主喜金气者,则自然禀赋旺相之性情心理,故与此类人相处共事,可将其做为开拓之才;若与太过之人相处共事,只能在有水的环境之内处理事务,并可乘机晓明律法义理,亦可收到良效(水泄金);若见不及人,则可在开阔田园环境处谆谆教诲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则能真诚所至,金石为开(土生金)。
; P7 S, \0 `) m* o4 Y3 s' \# f& Y* h/ q7 ]6 V% j  V8 ]
  五 水主智
6 Q7 \2 m6 r+ ?$ t- B
: D" {/ _) S3 ?$ g7 o! A4 G( D. R  《三命通会》说:“水属北方,名曰润下,五常主智,其性聪明,其情良善。旺相:则机关深远,足智多谋,学识过人,诡诈无极,语言清和。太过:则是非好动。飘荡贪淫。不及:行事反复,性情不常,胆小无略。”
. x, U( m5 M! P$ L  _1 ~! S! a  J. A8 _3 h
  在命理中,若日主喜水气者,则自然禀赋旺相之水气的性情与心理,故与此类人相处共事,可尊其为军师参谋人才;若见水气太过之人,则去绿色环境之中共商正事,共谋大计(木泄水);若遇水气不及之人,则去西边的青山碧水之处,则心旷神怡而谋事遂意(金生水,补水气)。 , Y: _1 g, x$ H2 R0 T: p# n" ?" j
+ W" W4 e( V- @! T8 P( w
  以上五主,都证明了四柱命理学探索人之性情的原理,皆源于自然之理,皆以自然界之时、空、物之特性为参照物来象人之性情的,无半点神秘感。
/ b8 Z1 |5 I) {: S+ O% e9 N! c4 i8 o1 h
  综上所述: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性情和他人的性情之后,则人与人的相处和共事,就会变得自然、亲切、和谐,就会产生自然的欢喜心、真诚心、平等心、道德心、仁爱心……则五脏六腑和合有序,经络气血流畅不息,精、气、神具足,则“病安从来”。
& \" f/ _  L" m$ j1 H: \
; z' K- d% I7 D! U; j  后 记
' ^% C' N; d( \& c" N- v. j3 S* G% l  \! ?1 \$ [: S4 N* I8 z9 Q
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渊源流长。据史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《周易》和《黄帝内经》,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,至今仍光芒万丈,有效地指导着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的前进和发展。比如现代的图象信息科学,数字技术科学等原理,就来自于二经典的“象数”理论的指导,尤其是现代中医学、气功科学,则直接是从二经典的理论中吸取其营养和精华而形成的。因此,我们要饮水思源,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们的伟大创造力,伟大的科学精神,更应该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,才不愧为炎黄子孙。
5 S+ X4 V" ~8 L& c
/ {; ^* }# k% K+ i, M  《黄帝内经》是一部完整的医学理论经典,故不能简单地引用,因为它包含了人体科学的全部规律。由于《黄帝内经》又富含《周易》的思想和原理,如在其开卷首篇中就提出了中华医学要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。在第二篇提出了中华医学的重点是“治未病”。可见黄帝认为《周易》这种“术数”,在中华医学的理论之中的地位,是何等的重要,其言简意骇之语,道破了中华传统医学的渊源,道出了“医易结合”的重要性。所以,想要完全领会《黄帝内经》的理论原理和精华,就必须要先弄通《周易》八卦,及其分支四柱命理学等原理之后,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。 . T+ h$ M! y: e1 n( S
" J, u0 D2 G8 S) l/ d8 N
  由此可证,中医学与“术数”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。也就是说,二者相互结合之后,也就完全可以“治未病”了,即未病先治,预防为主的目标才只能真正地实现。 ' E, T" I3 ]9 M; h& b

. G2 d' `, v  v  《天干地支治病学》就是在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和“治未病”理论的指导下,经数年的亲自实践而成书的。它的原理既可以做为现代中医学研究和实践的有益补充和帮助,又可以自成体系而独立运用和应用。
+ S( o+ P: S; b. I3 E( G; }8 T
1 ~) p. N) h; H& Y参 考 书目 # m& {# m# A( W- r/ `) e4 v5 }
1 t; b, s: Y7 y
1.《黄帝内经》
# X: p2 h6 H- r+ W/ K6 \: f1 _1 N- n% O- s6 p- F: I
2.《千金方》
) q2 y3 C; d3 C: f% H) T7 R# I, ]0 f- }2 ^
3.《本草纲目》
" X+ ]4 K) _( y3 a5 d( x! d
, Z' y/ I" |) a1 J4.《中医学》
1 q1 t7 m8 c( I/ V' R
+ L9 w" ?' r9 W7 @+ B' [3 v5.《周易与中医学》
; A! O+ S% x+ A2 w; O3 y7 \  w; E+ Y4 `  K' S# {
6.《中医运气学》
! J2 i7 H/ v2 `  V$ Y; s1 ]
2 C: i# Y- z  c: m. n; k7.《中医疾病预测学》 0 F' @* D; L% D) o% x! X
  m( f  q* ~* K- s
8.《周易全解》
" L/ }! t! g+ c3 U  p7 f! ^9 O
' G" k% B6 |# _1 L& K; k7 R: S  P0 M9.《梅花易数》 4 x% ?3 [, R4 L1 t7 t3 c/ h

9 P. T4 R. `5 [% x( O( P( f10《滴天髓》
7 v& S0 I9 I% d1 l& |9 W" B9 c' S8 h! |; {/ `
11《三命通会》
# ^# M1 u7 G: L, \3 k8 y0 W
& r4 W$ \5 g2 R9 U4 V! \' K+ N12《命谱》
- ~. U5 D  h* ]9 A$ c9 |2 v, }; _" j/ F  }/ |
13《命理探源》 8 B  E' }8 d  u% }# O# D0 O

* N% y8 l- Y; @; O14《子平真诠评注》 7 l4 v0 R4 g5 s9 n$ M
9 X6 w! s9 h% t% @: [0 D
15《千里命稿》
6 u: I* W' H3 g$ R6 x5 H" C6 Z) \8 x
16《周易预测学讲义》 , }, @  J& K+ H- P2 y
/ u$ X9 S7 }% Z- f+ b9 X2 y
17《四柱预测学》
5 _" N/ ]! C6 y9 H7 Y# F! @
5 p% R( f8 N/ B$ i18《登上健康快车》
南方老师微信:bazi133 qq:575297688 公众号:nanfangbazi
南方八字网:专业权威八字算命择日起名网站
发表于 2010-7-7 21:37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中医治病原理虽在经络,但经络与神经是相互影响的,所以,经络治疗也是心理治疗,中医认为:医者,意也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南方八字网 预测微信:bazi133 经营许可证号: 苏ICP备07016767号

GMT+8, 2025-9-6 01:43 , Processed in 0.06694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